.jpg)
50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高端智庫代表6日在北京出席“一帶一路的風險應對”論壇。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何志平在論壇上發言表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將打造“全球化2.0”,通過以基建帶動國際合作及實現可持續發展,消解當前全球化的負面影響及保護主義和“逆全球化”思潮,讓世界各國更好地受惠於新型全球化。
為期兩天的論壇由中國高端智庫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主辦。何志平在論壇第一節“一帶一路倡議:互利共贏的成果”討論中發言。他表示,全球化早期確為各國帶來互利共贏,但近年弊端不斷浮現:由於發展路徑不斷向虛擬經濟傾斜,實體經濟受到忽略,無論是發達國家抑或發展中國家,資源分配不公加劇,貧富差距日漸擴大,極端保守主義和恐怖主義同時坐大等,均不利於全球經濟發展和政治穩定。當下世界發展正走向一個分岔口:或是擺脫全球化走貿易保護主義的回頭路;或是尋找一種以實體經濟為支撐點、能夠恢復社會平衡的全球發展新模式。

何志平認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呼應了第二種訴求。“一帶一路”倡議是一個具包容性的戰略構思,它以發展沿線國家基礎建設,包括鐵路、公路、碼頭、油管、電纜等,為當地創造需求和就業,解決這些國家經濟結構失衡之困,並達到共同繁榮之目的。與二戰後全球化現象不同的是,“一帶一路”倡議重視包容性,強調均衡發展,關注合作共贏,促進經濟和環境共同發展等,與原有的全球化只重視利潤最大化相比更能平衡各國發展水準,促使共同解決全球問題,推動全球的可持續發展。可以說,“一帶一路”倡議將全球化與可持續發展有機契合,扶正了全球化的方向,打造出更有利於維護世界和平繁榮的“全球化2.0”發展新模式。
與會的前美國副國務卿格羅斯曼(Marc Grossman)認同“一帶一路”倡議帶動了“全球化2.0”。他認為“全球化2.0”雖然是一個難懂的概念,但它對人類思想變革影響重大而深遠。我們將不再僅僅關注自身利益,而是更能包容異見、尊重並不干涉別國事務、以及維護法治等核心價值。他亦希望美國私營公司能夠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倡議之中。
2017年04月06日 17:56 稿件来源:香港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