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误解倡议内涵
  • 2015-11-02 11:07
来源:国际在线专稿   |   编辑:赵妍   |


何志平在“丝路国际论坛2015年会”讲话

何志平在“丝路国际论坛2015年会”讲话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郭胜昔):记者2日从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获悉,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何志平日前在西班牙马德里出席“丝路国际论坛2015年会”时表示,目前一些国家在解读习近平主席去年发起倡议的“一带一路”伟大战略构思中,存在诸多误解。
  10月29日落幕的“丝路国际论坛2015年会”由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中心、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共同主办。何志平作为中国民间智库的特别代表,同来自“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的政府、智库与企业机构、相关国际组织负责人和国际知名学者等300多位代表一起,针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国际产能合作、丝路建设与2015后发展议程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何志平在演讲中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凝聚各国力量,为沿线国家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国家发展战略对接,搭建高端交流平台;其本质基于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为政府、人民及国家之间构建一个新型的国际合作模式,从而打造一个可以让世界和平、天下大同的繁荣稳定的多元性包容社会。
  何志平认为,现今一些国家对中国2013年发起倡议的“一带一路”伟大战略构思存在诸多误解。中国不是要做老大哥,成立某个联合性的国际组织或机构,大包大揽地援建支持“一带一路”沿线的公路大桥、高铁电网、光纤、油气管道等,而是希望大家秉持古丝绸之路“和平与合作、开放与包容、互学与互惠”的精神,兼顾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共同参与、整体安排。这个过程,绝非一日之功,也不会一天而成。
  “一带一路”则贯穿了亚非欧三大板块,是一个又一个国家不同政治、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不同人民之间的交流融合,是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它开放包容,人人可以参与。
  据悉,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中国驻西班牙大使吕凡、西班牙外交大臣马甲略、克罗地亚前总统梅西奇、联合国第67届大会主席耶雷米奇、联合国助理秘书长中满泉等出席了“丝路国际论坛2015年会”。
  设在香港的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成立五年来发展迅速,活跃于联合国等国际性舞台,发起设立“中美高端对话”系列论坛、“联合国-CEFC能源可持续发展大奖”、“联合国中国故事系列”、“世界文明对话”等活动,不断在国际社会上发出中国声音。

http://gb.cri.cn/42071/2015/11/02/8011s5151958.ht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