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平聯合國宣講中國"互聯網+"行動倡議
  • 2015-12-16 10:56
稿件来源:香港新聞網

  香港新聞網12月16日電 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何志平,當地時間12月14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資訊社會世界高峰會議(WSIS)成果落實情況審議會議高級別小組研討會”及午宴。
  圍繞“互聯網經濟:機遇與挑戰”的討論主題,何志平在發言時稱20世紀電腦的出現,猶如17世紀蒸汽機問世一般,將人類由工業革命跨越至數碼革命,而互聯網更讓整個社會的經濟、文化、生活發生大轉型,進入科技革命時代。他強調,“互聯網是兩面性的,有利有弊。現今看似高效便利的數碼時代生活,實質上多數人無形中已被科技所控制。在深陷虛擬空間的同時,失去人性化,反為科技服務。所謂非以役人、乃役於人,合理的網絡發展秩序及安全政策,不僅關乎每個人的利益保障,更有助於人性化的重塑及人類精神的再次昇華復興”。
  何志平首先向各界介紹中國的“互聯網+”行動倡議,旨在利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互聯網科技的創新成果,配合“十三五”計畫的發展理念,將工業、農業、商務貿易、金融業等社會各領域進行連結及深度融合,在拉動啟動消費市場和服務市場的同時,提升生產力與創新力,實現經濟及社會轉型,有效完成“十三五”計畫目標。
  然而,隨著網路經濟發展越來越快速,愈來愈多的網絡暴力、網絡犯罪也接踵而至,不僅威脅著個人安全,更威脅到國家的利益。對此,何志平以為,網路空間是一個虛擬模糊且不辨真偽的世界,沒有行為規範,沒有道德約束,可以充分發揮想像及自由創新。自由度太大,以致被不負責任的人隨意發表批評、言論及攻擊傷害他人,被不法之徒利用、詐騙、恐嚇及犯罪。因此,各國應在深化網絡道德教育、治理戰略轉移以及加強網絡監管三個方面作出努力,只有保障安全,才有真正的自由:
  第一,通過加強網絡倫理道德教育建設,建立一個安全、穩定、包容和可靠的網絡空間。第二,將網絡治理戰略重點從打擊網絡犯罪擴展到促進網絡空間發展的更有建設性領域,為新興安全網絡環境建設創造機會。第三,開發和推廣安全應用軟體和檢測設備,並加強關鍵節點的攔截,從而提高警戒力度,加強網絡監管防禦。
  最後,何志平說,奠定數碼基礎的“二元制”,“0”和“1”,可以追溯至古老的《易經》。《易經》中的陰和陽,也代表“0”和“1”。根據中國傳統智慧,任何事務都有陰陽、好壞的一面,而互聯網的發展也是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們如何在運用互聯網高科技為人類服務、創造效益、實現經濟社會轉型的同時,而不被高科技所反噬,失去人性最真實、最溫存的一面,這才是整個數碼變革狂潮中最為重要的。
  本次研討會由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與國際電信聯盟(ITU)、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以及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共同舉辦,旨在為各方代表提供一個互動式平台,分享各國經驗,共同挖掘發展互聯網經濟的潛力。與會者分別就互聯網經濟的發展歷程、互聯網普及與治理,以及互聯網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討論,並詳細分析了各國發展互聯網經濟所面臨的挑戰和新方向。
  聯合國要員及其他各界領導人士也出席了本次高級別小組研討會及午宴,其中包括聯合國經社部負責經濟發展的助理秘書長雷尼·蒙蒂埃爾(Lenni Montiel),國際電信聯盟(ITU)常務副秘書長馬爾科姆·詹森(Malcom Johnson),中國科學院教授劉闖,互聯網協會(ISOC)主席凱西·布朗(Kathy Brown),墨西哥國家數碼戰略協調員亞力杭德拉·拉古內斯(Alejandra Lagunes),,世界經濟論壇數碼經濟和科技政策組組丹尼爾·柯瑞尼(Daniel Kerini),土耳其信息和通訊技術委員會主席奧馬·法提斯·賽炎(Omer Fatih Sayan)。

http://www.hkcna.hk/content/2015/1216/418721.shtml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