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平秘书长在能源金融研讨会上的发言
  • 2011-12-19 00:00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很高兴与各位一同参加这次的能源金融讨论会。

  这次讨论会意义重大,因为能源不仅属于某一个国家,它属于全人类,它事关整个人类文明。小至日常生活中的取暖、煮食,大到城市化建设中的交通、建筑、工业发展等等,人类社会的一切发展都离不开能源。而随着全球化进程,能源与经融又已融为一体,这里说的经融是(经济与金融)。经融行业的不断发展需要有源源不断的能源支撑,但是能源却是有限的。所以,很多专家说,未来20年将与过去20年完全不同,人类将面临巨大的挑战。我们应该怎样跨越这一挑战?这就需要凝结全人类的智慧。今天的讨论会,就为表现这种智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众所周知,地球所蕴藏的能源资源是有限的。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大部分能源是化石能源,还有一小部分可再生能源。目前,易开采以及便宜的化石能源已所剩无几,剩下的大都是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资金甚至能源才可获得的能源。在短时间内,可再生能源又难以填补化石能源所留下的空白。基荷能源,比如核能、水电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时间。相对较慢的发展无法满足人类几何级数增长的能源需求。

  能源是有限的,然而,经济发展却是无限的。我们目前的美元本位制是一种脱离黄金的货币的制度,这种体系是一种基于信贷关系的体系。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的一般机构通过信贷关系共同作用,使得银行体系内流通货币量扩大。货币是由于借出而存在。由于利息的存在,当需要偿还时,我们就会发现,没有足够的货币。因此,银行必须借出新的债以偿还利息。永久不断的增长就成为现代经济的必要条件,货币系统必须不断以几何级数扩张。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债务和货币以几何级数增长,能源消耗亦以几何级数增长。于是,货币越来越多,物品与能源却越来越少,最后不可避免将导致高通胀。

  那么,如何在这种有限的能源条件下确保经济发展就成了我们的当务之急。历史学家们常说:“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但是要知道未来20年的发展,我们不能光看过去20年,在这个全球化年代,世界变得太快,未来有太多我们未曾见过的挑战。所以,我们只能依靠人类集体智慧来面对能源和经济带来的挑战。

  首先就是科技的突破。以现在的科技水平,再有50-100年,可再生能源才能替代化石能源。所以,我们希望科技的飞速发展可以蛙跳式地缩短这一时间。

  除此之外,我们能做的就是从现在开始节省能源。如果人类继续无节制地挥霍能源,将来由于能源的枯竭,人类将不得不改变生活方式。那么,我们为什么不从现在就开始改变生活方式,尤其是美国式的生活方式呢?

  美国只有世界5%的人口,却消耗了世界20%的能源,美国人拥有全世界25%的汽车,使用了40%的汽油。如果这个世界上的60亿人口全部以美国人的方式生活,那么人类需要四个地球的能源才能维持这样的生活。因此,从你我做起,从这一刻做起,节省能源,改变生活方式,摆脱石油的魔咒。我们是要继续崇尚大车大房?还是过一种简朴的生活?

  最后再回到我们的核心问题。能源关乎全人类的生存发展,而每个国家的经济体系却是不同的。然而,在这个全球一体化时代,美元为本位的金融体系严重影响了每个国家的金融体系。这是否意味着我们需要靠人类智慧构造一种世界金融新秩序?让我们以人类智慧来塑造未来。

  我希望在今天的讨论会上,就有无数闪光的人类智慧展现。

  谢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