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採访主任 刘美仪
访问之时,适值「神舟九号」升空,首位女太空人刘洋登空,中国航天事业再创高峰。有「航天英雄」称号的杨利伟,现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 任,有参与今次「神九」升空。何志平看见「神九」升空,满有感触,忆起当年邀请杨利伟访港等盛况,他是专责亲赴北京与相关部委洽谈各项安排。
2003年「沙士」疫情,港变死城,北京应特区政府要求,迅速安排包括杨利伟在内的航天团於2003年10月31日访港六天,並展出「神五」返 回舱、降落伞和杨利伟上太空时身穿的配备等,场场活动「爆满」,当年的评价是活动激发香港市民的爱国热情,增强港人的民族向心力;而有民调亦显示杨利伟访 港,提升了香港中学生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
盼应要求邀女太空人访港
今次「神九」升空,首位女太空人刘洋是焦点。记者问:「能否安排刘洋来港呢?」何志平记在心中。
记在心上的,还有香港人想起的这一幕:2003年大年初二,何志平成为首位特区官员为港人求得下籤,後来爆发「沙士」疫症,有些人怨何志平了。 那些年,香港经济陷入低谷之馀,何志平亦与「黑仔」掛上等号,与他有关无关都算到他头上:长者轮候平安米晕倒不治、渣打马拉松首次有跑手命丧赛事、张国荣 自杀、梅艳芳病逝等等,统统在他任内发生。
「我求籤时,内地已有人在抢醋,已有沙士,我只是求出个事实,是大家不接受现实。」虽然何志平是基督徒,神是唯一,拜车公有违教义,但他说:「何志平个人和何志平局长是两个角色,要分清楚,局长要做局长的事。」
通过双村长制向难度挑战
人生有时是虚掷,但何志平在任内5年悉力做好自己的位份,教外界惊讶是他竟成功通过《香港乡村选举》和《足球博彩规範条例》两大法案,因从来与新界原居民谈判都非易事。可能,这就是何志平所讲的「政治工作」奏效。
「我做局长第1日是到地区上班,在屯门区与新界乡议局主席刘皇发饮茶,又到社区会堂见街坊,了解他们对屯门社区的建设和诉求。如是者,落区已是 指定动作,在我任内5年已落区9转,行遍18区为1转,即是平均每年每个区去了2次。落区不单是只听,在传媒拥着四处行,充其量只能做到「亲民」的效果; 关键还要聚焦,找地区人士及持份者作焦点讨论,再通过实證研究,落实可行的措施。」
「您有何具体例子说明落区的成效?」
创电脑节复办长洲抢包山
「当年沙士後,经济很差,我去深水埗黄金商场看见一片死夕,无人逛街,於是提议不如把电脑产品搬出街卖。当时商场内的东主担心更加会无人买,後经游说,大家姑且一试,创办『电脑节』,终成功吸引人流,而这活动亦成为一年一度的重头活动。」何志平雀跃地说。
「另一例子是长洲,当时常说这处多人买炭自杀,死城一个,巡区跟地区人士交谈时,知道他们好想复办抢包山。於是,我特意翻查当年抢包山的资料,找同事详细了解停办之因及研究如何做到『包山』安全。後来,香港这项传统活动『抢包山』复办,现在又成为传统盛事。」
谈及可能出任的新岗位,何志平说,希望可以协调教育和文化政策、推动国民教育、以及做好人口政策。
记者问:「外界视国民教育为洪水猛兽,批评是『洗脑教育』,怎样推动而没反效果?」
培育世界公民为己任
何志平说:「公民教育、国民教育和道德教育有时是分开,有时是合一。公民教育是教育人成为国家的公民,以至世界的公民;国民教育是教育人、成优 秀的国民;而道德教育是全人教育,教育人怎样去做一个人、如何具备优良的品德。国民教育归根到底是文化教育,爱护自己的乡土、自己的语言和文化风俗。推动 时不是硬来,而求学者亦是要自願的。」
历来谈历史,论教育,本是难明事,亦非三言两语可见成效,但对一个城市和一个人的品格往往起重大的影响作用。年届87的台湾翻译家、文学家齐邦媛在年届八十高龄,写成二十馀万字巨著《巨流河》,以邃密通透、深情至性的笔力,记述纵贯百年、横跨两岸的大时代故事。
齐邦媛曾经说过:「文学不能重建城邦,但是它安慰,甚至鼓励,用各种方式重建自己一片天的有志气的人。而这一切都源於她至今仍抱持大大小小的使命感。」
今天,何志平说,珍惜从政的机会,希望完成使命与责任。使命是上天给的功课,责任是我们对社会对周遭的人的回馈与付出,也是不可也不应逃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