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平:香港應把握機遇發揮優勢 (大公報)
  • 2014-08-27 11:10
何志平說,「可持續運輸高級組別谘詢小組」為期3年,每年在紐約舉行兩次會議。谘詢小組在聯合國體係內挑選10人出任成員,而作為小組內唯一中國人代表,何志平認為,「我了解中國,又熟悉外國,可以用中西合璧的觀點和角度分析問題。

  大公網8月27日訊 記者張媞報道:作為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秘書長的何志平於今年7月16日,應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的邀請,加入聯合國可持續運輸高級組別谘詢小組(High-level·Advisory·Group·on·SustainableTransport)。何志平說,該小組的工作很有意義,主要就可持續運輸方面的問題,提出國家、地區及部門三個層面的可行性建議,及研究各種發展策略及政策,並直接向聯合國秘書長提供意見。

  何志平說,「可持續運輸高級組別谘詢小組」為期3年,每年在紐約舉行兩次會議。他又說,潘基文在邀請函中表示,聯合國正啟動整個係統,從全球、地區,以至國家層面,清除可持續發展(包括可持續運輸)的阻礙。據了解,該小組將召集航空、海事、輪渡、鐵路、公路和城市公共交通業者,與各國政府及投資者一起開會,就建立一個更為可持續的運輸係統提出建議,並積極處理全世界、特別是城區交通堵塞和污染不斷加劇等問題。

  諮詢小組在聯合國體係內挑選10人出任成員,而作為小組內唯一中國人代表,何志平認為,「我了解中國,又熟悉外國,可以用中西合璧的觀點和角度分析問題。」他認為,隨着中國在國際舞台扮演越來越舉足輕重的角色,香港應該把握機遇,鞏固並發揮現有的優勢。他指出,香港的優勢在於「既是中國的一部分,了解國家的政策,同時由於我們也了解外國的要求,就能將中國的想法和情況,用外國人聽得明白的語言講出來。」

  何志平續說,緻力於開展民間外交的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近年在國際上持續發出「中國的聲音」,通過前年開始舉辦並且廣受歡迎的「中國故事」,繼續為國際社會解讀中國的「科學發展觀」,「也就是西方社會說的『可持續發展』。」

  內地中產日益增多,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日漸複雜。何認為,香港一早已經生產出龐大的中產階層,這些人重視生活的意義,並且已經建立了追求教育、關注下一代、自由、文化、藝術、環保等核心價值和意識,在上述各方面發展成熟,絕對可以向內地分享經驗,讓內地借鑒中產階層的發展循規,讓兩地人民攜手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

報道連結:http://news.takungpao.com.hk/hkol/politics/2014-08/2696864.html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