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4日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高檔別政治論壇」開幕式上,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秘書長何志平獲聯合國大會主席邀請,闡述文化可持續發展。他認為今后不應該只把重心放在弱勢社群,更應該將目光放到富裕階層,重新把「可持續發展作為核心價值」這個理念推廣至全世界。這是聯合國成立以來,第一次有中國的非政府組織出席類似級別的會議。
應將目光擴至富裕階層
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是八個獲邀參與的非政府組織之一,也是唯一一個來自中國的智庫。何志平表示,「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取得了重要而顯著的成果,成功將全球赤貧人口減少一半,即解決7億人的生活困難。而單單是中國,就已經成功令5億人過上有尊嚴的生活,約占全球扶貧目標的七成。但是,世上仍有12億人在飢寒交迫之中苦苦掙扎,12%的人口仍處於營養不良的邊緣。另外,每年卻有約三分之一,總數達13億噸的食物被人們浪費。
他認為︰「過去在追求千年發展目標的時候,往往將重心放在弱勢社群身上。而在擬定2015年后的全球議程時,應將目光放到發達國家中的富裕階層,重新把『可持續發展作為核心價值』這個理念推廣至全世界。」何志平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應該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并化作實際行動。它不應該只是一句口號,一項政策,一個目標或者一場運動,它應該是一種生活態度。」他呼吁民間社會應該參與到可持續發展的實踐當中。持續發展的精神在於自律與節制,反對放任和過量。它提醒我們要戒除浪費,珍惜和善用地球資源,資源的消耗應取決於需要而非欲望。可持續發展的精神可以時刻驚醒我們對抗貪婪,恪守中庸之道。
較早前,何志平談到中華文化就是可持續發展的文化,符合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中華文化就是可持續發展的文化,否則不能存在五千年。而五千年前我們的價值觀到今天還是運用得了。」
連結:http://www.hkcd.com.hk/content/2013-09/27/content_3251383.htm